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kanshuting.com

第66章 施行新法(2 / 3)

海的事务,他们才会真正的爱护北海城,我们只要控制了参议会,就可以说是控制了整个北海的贵族阶层。”

“可……我们把手中的权力就这么交出去了,那岂不……”崔浩对于让乡绅参议团处理一部分北海事务非常不放心。

看着崔浩着急的样子,我狡猾的笑了一下,说:“我们不是有很多琐碎的无关紧要的问题吗?那帮士人们需要的不是什么真正的权力,他们要的是一种对于他们身份的认可,参与北海郡的管理可是莫大的荣耀呀,我们满足了他们的这种虚荣后,你说他们对我们会是什么态度呢?”

崔浩盯着我嘴角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的jiān笑,浑身一阵发冷,说:“主公对人xg的把握,令浩为之折服。”

千穿万穿,马屁不穿,虽然我明知崔浩一个劲的在拍我马匹,但好话谁都爱听,我颇为受用的笑着点头。

崔浩接着说:“这第三条,主公考虑是否有些欠妥,五两的月俸虽说不少,但在那些豪门眼中还是一文不值的,让他们的子弟去当兵,简直就是去混去了,我们是不是对这些人再另作一条法规?以防这些豪强联手抵制我们的新法。”

我又递给崔浩一卷丝帛,上面写着:附则,若不愿服兵役者,可以每月一百两的代价减免兵役期限。

崔浩受不了的大翻白眼,无奈的说:“主公,这和公然受贿有什么区别?”

我考虑了一下,对崔浩说:“州平呀,这的确是个问题,你在这个附则前面加一句,‘为了照顾对社会经济做出贡献者’,这回不是受贿了吧。”

崔浩眼珠一转,道:“高!真是高!这样一来,我们的新法有两条对北海士绅们有好处,第一条又笼络了商人,第三条令农民们至少大部分时间内免除了兵役之苦,还不会减少我们的军事力量。”

我点点头,说:“州平,我们在发布这三条法令之前还要做一件事,就是一定要把隐居在北海的大贤管宁先生给请出山来。”

避宁字幼安,与邴原华歆同称为东汉一龙,龙头为华歆、龙腹为邴原、龙尾为管宁,其中历史上有名的成语,划地绝交就出自管宁之手。

我缓了一缓,接着说:“虽然我们一上来便采取雷霆手段,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,安插了一些我们自己的人,但现在北海城中我大哥一系的力量还是很强,为了保证我们的法令不被他们阳奉y违,你知道我们士人最重辈分,我们需要一个辈分崇高的人来支持我们,这样就不怕王修他们兴起什么波浪了。”

崔浩现在也是青州士人中赫赫有名的才子了,对于我说的辈分之说自是心领神会,管宁莫说在北海,就是放眼全国也找不出几个比他更有名望的儒学大家了。如果能让管宁站到我们这一边,管宁的徒子徒孙们还敢来反对我们吗?

可是如何才能让当初来年诸葛家主诸葛圭都没能请动的大贤出山呢?崔浩看向我,嘴刚要张。我便笑着对他点点头,说:“这个,我自有办法。”

所谓隐士,不论多么清高,绝大部分都是在为自己待价而沽,等待真正的明主相投。但我知道管宁绝不是那种人,可惜有一句话说得好,小隐隐于野,中隐隐于市,大隐隐于朝,管宁是个真正的隐士,但又是个为天下苍生而忧的隐士,有了这点,我虽不能让他入仕,但我有信心来劝他来隐于朝,为我身后一个大援。

真正的历史中刘备曾经三顾茅庐而得孔明,我依样画葫芦的三顾管府,又唇枪舌战了一番,让管宁既感动我的三顾之情,又惊诧于我的思想中众多新颖的闪光点,于是便答应了隐于我身后,作为我的幕僚,却又不担任任何的官职。

六ri后,北海太守府。

“大人,下官认为新法虽有众多可取之处,但有些方面还是欠妥,北海一年来发展迅速,百姓已经习惯于旧法,仓促间另立新法恐怕不得民心。”一名大哥一系的官员说。

我刚要解释一下我这三点新法的作用,另一名大哥一系的官员又开口了:“大人,下官也认为新法稍稍欠妥,义务兵役制只会让百姓的负担更加繁重。”

“大人,下官也认为……”

“大人,……”

“大人,……”

我叹了口气,坐在太守府大堂上正北的大榻上,就知道大哥一系的官员会极力抵制,在铲除张家时安插的自己人毕竟数量上颇为不足,眼下大堂中北海城二十三名高级官员中,除了我、崔浩、郝昭、王双和一名原苏双手下的人之外,仅有一名中立派不是大哥一系的人。我目光看向王修,他从一开始就没做声,我不知这位大公子党在北海城的首领是怎么看待我的新法的。

王修见我一直不发话,又死死盯着他,心知是该自己发表意见的时候了。王修冲我抱拳:“大人,修有几要讲。”周围的声音立刻停了下来,等着他们的领袖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