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kanshuting.com

第126节(2 / 3)

:“巨子,您才是真正的圣贤,既然要传道,当然是您留在洛国之中,弟子愿意为您赴汤蹈火,游走天下列国之间。”

墨翟拍了拍阳胜的肩膀叹声道:“我是巨子,自然是要以身作则的,若是连我都只能夸夸其谈,其他人难道会追随吗?

我在守藏室之中闭关,悟得了许多的道理,都已经记录在书简之中,你好好研习,足以为墨家传承。

等到我死后,巨子之位就由你担任,到那时你就能离开这里了。

这是巨子的命令!”

阳胜是真正的墨者,现在墨翟以巨子之令向他下令,他自然是要遵从,留在洛国之后,阳胜并没有一直待在学宫之中和儒生们辩论。

因为经过这些年的辩论,双方所争论的无非就是那些核心的点,墨家有墨翟这位当世圣人在,而且在列国之中发展极为迅速,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,都远远超过了儒家的发展速度。

除非儒家能够再出一位圣人,再次为儒家注入新的活力,否则这场辩论已经没有再进行下去的必要。

在墨家按着儒家锤的时候,道家之中出现了一位奇人,或许不能算是道家之列,因为道家之人也不认可他的理论,认为背离老子的宗旨。

他叫杨朱,主张“贵生”“重己”,也就是重视自己的性命,反对因为他人而伤害自己,这是完全和墨家兼爱所相反的。

当杨朱出现在学宫之中时,第一次向众人阐述自己的理论时,阳胜便问道:“如果拔出您的一根毫毛,而能够让天下人得利,您会做吗?”

杨朱闻言便答道:“拔掉我的一根毫毛而有利于天下,但我不去做。

损害天下对我有利,我也不去做。

如果全天下所有人都能够做到不拔一毛,不损一毫的境界,这个世界就不会再有那么的混乱。”

阳胜闻言却并没有生气,而是直接说道:“现在我知道为什么道家为什么不承认您的身份了。”

杨朱的思想比墨家更加的激进,墨家至少还存在着实操的空间,但是杨朱的学说完全就是和天下所有人离经叛道。

“我曾经听闻墨子从宋国前往吴国之中,走了十天十夜,磨破了草鞋,最终让吴国退兵,这就是墨家所说的非攻。

为了从未见过的陌生人,却愿意承受这么大的痛苦,而甘之如饴,这或许就是墨家的兼爱。

在来到洛国的路上,我曾经面对一个岔路,那个路口有三条要道,我不知道通向哪里。

于是选择了其中一条走下去,等到我见到了一个猎户,才知道另外两条都是上山的道路。

山上充斥着虎豹豺狼,如果当时我选择了另外两条道路,或许现在已经死亡。

道路的选择会影响人的一生,如果选择错误,就会贻害无穷。

人的生命只有一次,是最宝贵的东西,兼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别人的生命,这是不对的。

只要人人不去侵害别人,非攻就达到了,只要人人都做好自己,这个社会就会安定下来,并不需要兼爱。”

学宫之中的儒生看明白了,虽然杨朱的学说对于儒家也有所贬斥,但是主要还是针对墨家,而且还是针锋相对,“轻物重生”和“贵己”这都是和墨家思想直接相悖的。

于是纷纷呼朋引伴地来到学宫之中,想要听听杨朱如何驳斥墨家理论,或许还能够从中为儒家地思想添砖加瓦。

到了现在这个时期,诸子百家之间基本上已经开始了互相抄,除了核心的理论之外,其他的例子都是互相抄来抄去,甚至能够见到同一个寓言故事,最终讲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道理。

尤其是八百年洛国之中的无数鲜活的例子,都是互相抄袭的例子。

————

杨朱、墨翟天下之所察也。

于世乱而卒不决,虽察而不可以为官职之令。——《韩子》

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儒家

学宫之中的氛围很是凝重,墨家子弟在这里的势力同样庞大,已经不逊色于儒生。

阳胜和杨朱两人坐而论道,还未说话,先有儒生高声道:“洛国学宫,乃是诸子传播至理之地,‘兼爱’与‘贵己’,就像是水和火一样的冲突,没有调和的余地,还请两位贤人先为我等解惑吧。”

刚刚说完,儒生们就纷纷高声道:“还请两位贤人为天下人解惑。”

所有人的脸上都是一副激动的表情,明晃晃的就是在挑事。

从墨翟来到学宫之中之后,儒家就被按着乱打,尤其是墨翟出关之后,搞出了专门的非儒,指着儒家的鼻子骂,把儒家的主要人物打的晕头转向。

在洛国学宫之中胡搅蛮缠是没用的,那是真正的要用理论,用言辞来让对方哑口无言才行。

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,真正让儒家对墨家不满的是,墨家在洛国之中受到推崇的程度已经不下于儒家。

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就超越了儒家上百年的积累,这已经彻底触怒了儒家的领头人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